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主张 C .道教风骨 D .佛教修为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 “ 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 。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 “ 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 。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A .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 .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C .赞同司马光的认识 D .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下列两幅图片再现了北魏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江南开发 B .民族交融 C .科举取士 D .重文轻武
据南宋蒋祈《陶记》记载,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景德镇有 300 多处瓷窑,所制瓷器 “ 洁白不疵 ” ,卖到其他地方,皆有 “ 饶玉 ” 之称。据此可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 )
A .只能生产白瓷 B .拥有定窑汝窑 C .反映手工业兴盛 D .兴起于南宋
如图所示书页,是历史老师归纳的某朝地方治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王朝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当英国获得 “ 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值百抽五,中国不能自由变更 ” 的特权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签约的清朝大臣却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外交成功。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梁启超主张: “ 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 ” 。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 .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 .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 .奕䜣: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 .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1926 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 107 万人,到 1927 年 1 月,会员又增加到 200 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 1926 年 7 月是 3 万多人,到同年 11 月就增加到了 20 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五四运动扩大 B .北伐胜利进军 C .红军战略转移 D .七七事变爆发
如图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兵力投人统计。它们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B .日军侵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如图所示战役的意义是( )
A .推动了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B .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C .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在党和政府号召下,青年踊跃参军, 1950 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县共有 2278 名朝鲜族青年参军,吉林市乌拉街参军人员中满族青年占 80% 。人民还踊跃捐款, 1951 年 8 月底,藏区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献 50401 万元,内蒙捐献 460 余亿元。少数民族的这些表现,说明( )
A .解放战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支持 B .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 .抗美援朝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其中确立土地公有制的是( )
A . B .
C . D .
《六亿人们心花开》写道: “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 .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对台基本方针形成 D .提高基层治理成效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如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 ① 处应该填人的内容是( )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 .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D .开放众多内陆城市
在某校 “ 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 ” 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 “ 中国智慧 ” 是( )
时间 | 大事 |
2014 年 | 亚太经合组织第 2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 |
2016 年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
2017 年 |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 |
2019 年 | 第二届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2022 年 | 第 24 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
A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 .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
C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
如图是关于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据图判断,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 )
A .沿海地带 B .大河流域 C .高寒山地 D .草原牧区
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天主教徒,他和他的三千名士兵一同皈依了基督教。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
A .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B .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C .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D .强化了幕府的统治
世界文明成果辉煌灿烂,各具特点。其中,完整的代数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的《医学集成》和《医典》,都属于( )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阿拉伯文明 D .华夏文明
14 世纪,佛罗伦萨的市民强烈地感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这段材料能够体现文艺复兴所提倡的( )
A .重商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封建主义
恩格斯指出: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为法律的唯一的现代民法典。这部法律文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定要 “ 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 , “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 。为此,苏联实施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工业化建设 D .垦荒运动
如图是 1945 年发生的两件大事。它们共同见证了( )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完全消除 B .社会主义革命蓬勃兴起
C .法西斯主义称霸野心的破灭 D .世界和平获得永久保障
1956 年,纳赛尔总统以人民的名义宣布: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这表明( )
A .埃及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B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C .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D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主权
如图是描绘西欧与美国关系的漫画 “ 今日的竞争 ” 。出现 “ 今日 ” 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西欧的联合自强 D .两极格局的瓦解
“ 热词 ” 通常能折射时代的风向。自 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基于大数据的 “ 健康码 ”“ 行程卡 ”“ 流调 ” 等新热词广泛传播。这些 “ 热词 ” 反映了当今世界的( )
A .全球化 B .信息化 C .多极化 D .多元化
清末民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场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 ……此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1916 年 2 月,陈独秀感觉到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 1919 年 1 月,他说明了 “最后之觉悟”的途径;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并反对“孔学”所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摘编自《陈独秀文章选编》(上)
材料三 历史图片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分别涉及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指出陈独秀期待多数人 “ 最后觉悟 ” 的政治原因。
(2) 材料三中的图片史料与另外两则文献史料之间构成的是互证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局与观念变化。
(4) 综合上述材料,这一时期的观念变化反映了哪一领域局势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2021 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共产党人开辟的这条 “ 独特的道路 ” 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这条道路成功开辟的原因。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 的指导思想;说明这条 “ 新道路 ” 产生的重大影响。
(3)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积累的哪一历史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 ……建立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进入 19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并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参照赴欧美考察的使节团所报告的先进经验,进行近代化建设。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发展经济。 1880 年以前,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 “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投资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从而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为加速工业化进程, 1880 年以后,政府实行 “官业下放”,将官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条件;指出英国 “ 工业国 ” 的特征。
(2) 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相应举措。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和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共同因素。
19 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但 20 世纪初期,这一格局改变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20 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 1 / 6 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战后,欧洲走向没落,美国和日本则利用战争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纽约取代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日本成为英法等国的债权国。
20 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依据实力强权,确立了从欧洲到非洲和亚太地区的新国际格局,即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改变了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强大以及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它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这两股政治力量的结合,加速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过程。这表明,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什么性质的国家? 20 世纪初的 “ 新国际格局 ” 是通过哪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
(2) 据材料概括说明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无法维持下去的主要理由。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趋势。